侯治萍
4月14日至16日,在学校各位领导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我校秉承“走出去,引进来”的教学理念,由校团委书记李劲军老师带队,一行五人到太原参观了市五十六中学、第二实验中学、市二十四中学共三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感触颇深。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从音乐专业的角度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谈谈此行的几点感受,与大家共勉。
乐以辅德。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必然与德育联系在一起。而如何用更好的,为广大学生所接受的形式来进行德育教育,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在五十六中参观的时候,我们得知在每年的清明节都会举行全校师生中华经典诵读大会,伴随着音乐诵读先贤留给我们的精神食粮,宝贵财富,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用这样一种形式将国学和音乐相结合,美育和德育相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一次精神的洗礼,对学校的校风,班风会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乐以启智。在高一音乐鉴赏课中,古代音乐、音乐与诗歌在课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且音乐与文学联系相当紧密:一首《虞美人》唱尽了离愁别绪,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让我们对千秋家国,历史的变迁有了更深的体会;一曲《将进酒》唱出了诗人的豪情逸兴,让我们从中学习到乐观、通达的情怀;听过琴歌《阳光三又叠》的人,无不被作者对友人那种真挚的情感所感染;听过《满江红》的人,也无不被其壮怀激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所震撼。用这样的配乐诗朗诵和吟唱古诗词的方式举办活动,应该能更好地促进大家对于文学的爱好和对学生智慧的启迪。
当我们从这样充满正能量的文学和音乐中汲取到充足的养分后,自然会对校园精神文化也就是我们的学校精神有更深的体会。另外我们也可以让同学们发挥集体的智慧,创作适合自己班级的班歌,适合自己学校的校歌,在参与和创作的过程中,提高学校和班级的凝聚力。
乐以促体。在二十四中参观时,同学们的跑操和韵律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过程没有体育老师的口令,在音乐的节奏中整齐划一地做着相应的动作,达到了让学生身心愉悦,精神振奋,健康发展的目的,这也充分说明了音乐与体育的互融性,二者相得益彰。
总之,我们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用各种新颖的,为广大学生所接受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同时活跃校园生活文化,促进学风和校风的优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