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学习考察之感受
关月娥
4月13日至16日,我们一行五人去太原五十六中、太原第二实验中学、太原二十四中进行了学习考察,感受颇深。
首先,这些学校都不同程度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和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五十六中的社团活动有手绘、泥塑、街舞、绘画、广播等;第二实验中学有声乐、软式垒球、动漫等。开展活动的时间是每天下午50分钟(按太原市要求阳光一小时)分项目进行,每周可规定活动次数。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第二实验中学给人的感觉更为浓厚,从学校广场和大楼的命名,到塑胶操场边的温馨提示,百米安全教育长廊的修建,这些都让人感觉到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其次,通过多种途径对孩子们进行养成教育。对学生纪律,学习,两操一活动、卫生、安全等一日常规,从严精细管理,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以生动活泼形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拟定话题中心,由学生发言,就读书做人进行倡导。抓住时间节点,如清明节,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春风化雨,落地有声。为非一流的学生提供一流的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基于以上两点,加之太原第二实验中学的成功(太原第二实验既是阳光体育活动全国优秀学校,同时近三年的中、高考成绩步步攀升),我在市政协会上写了一份提案,建议从政府层面,给学生提供一些平台,多组织一些竞赛活动,诸如:绘画、书法、体育运动项目等,展示他们的风采。
第三,采取家校共育的方法,为家长提供学习交流教育子女的机会和场所。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组织“校园开放日”,通过开展“向家长汇报,请家长评议”的活动,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让家长们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知识,改进管教方法。
此外,在教学方面,太原五十六中推行青蓝工程,这项工程核心是每年招五名免费师范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建立拜师制度,为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提供各自平台,让青年教师逐步成长起来,让中年教师进一步积累经验,成为学校骨干,让老教师达到升华。(45岁以上名师,有赛必参)这种逐步充实教师队伍的做法,有利于学校的平稳过渡,有利于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