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劲军
2015年4月14至16日,受学校派遣,一行五人赴省城考察学习。通过观摩当地学校课间操,观看校园文化展览,了解学校社团组织,与校领导座谈等方式,对三所学校的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有了新的认识和感受。
一、全新改革观念的引领作用。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办学观念,不同的治校原则。即使同一所学校,每任校长也有不同的治校策略。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在创新中求生存,在创新中谋发展,在创新中出成果,是三所学校改革变化的共同思路,甚至是唯一出路。市五十六中过去属于企业办学,师资生源受到严重挑战。划归太原市政府后,调整了新的领导班子,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的素质教育有了很大的变化。小学、初中、高中教育、职中教育打组合拳,在此基础上抓特长,办特色,生源数量有了保障,质量也逐步得到了提升。学校的素质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成效明显。学校有学生成果展览室,社团活动中心,成立学生乒乓球队、篮球队、登山队、软石垒球队等。每周有活动,每月有比赛,每学期终了有总结、有奖励。经过几年不断的努力,五十六中被太原市政府命名为全国计算机能力实验基地,山西省德育教育模范学校,荣获山西省汉字听写大赛选拔赛第二名。在教学管理方面,学校根据教师团队的年龄结构,设立“青蓝奖”、“守成奖”、“创新奖”、,青年教师拜师制、中年教师当名师,老年教师带徒弟,与太原市五中实施“结对帮扶”,涌现出许多优秀教师。同时教研成果丰硕,张万才副校长承担省级语文科重点科研课题,是山西省语文研究会专家组成员。学校出版了各学科及政教、心理辅导、社团活动等论文论著,像校园中心的音乐喷泉一样受到全省关注。
二、浓厚人文环境的熏陶作用。走进太原市第二实验中学的校园,迎面扑来的是浓郁的文化气息;学校办公楼命名为“思成轩”,教学楼命名为“思成楼,”、食堂命名为“思修楼”、男生楼命名为“思静楼”、女生楼命名为“思雅楼”。美名的背后包含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方针。别致一格的文化教育长廊,以藏族转经桶的方式,陈列在人行道的一旁,内容集文化、社会、道德、安全教育为一体,既美观大方,又有效地节约了空间。“桃树、杏树、日本樱花树、葡萄树,分区域,按比例种植,尽现自然之美。“沙雕弟子规”、墙体油画——走进名校“清华北大”让人耳目一新,令人流连忘返。苏建伟校长的观念,给人新思考:对于学生内部矛盾引发的打架事件不追究,纠集外校人员闹事者一定开除,不禁止校园带手机,看到拿出手机就没收,上课前宣誓班级励志语,一天结束要反思,建立班级留言簿等创新管理,使该校在太原市众多中学中声名鹊起。
三、特色办学的社会效应。开办企业,研制产品要讲究特色,办学也要讲究特色。没有梧桐树,难招凤凰来。特色是吸引众人眼球的最有效的广告,办学有特色,学校也便有了生机。太原市二十四中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狭小的发展空间,楼挨楼,楼挤楼的格局,让一千多名学生在不足五百平米的操场上同时跑操、做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二十四中采用“蛇形”跑操,定点、定位、定形做操,分步按班散操,在全市全省出了名,吸引了省内外众多学校前来观摩。二十四中是一所普通高中,生源分数线在五百分以下,大文大理达线人数寥寥无几。近年来学校以艺术特长生为培养方向,达二本线的同学逐年增加,为学生开辟了新的成才之路。
四、奉献的可贵精神。敢于奉献是成就事业的基础,更是走向成功的阶梯。领导没有甘于奉献的精神,很难在群众中树立起勇于担当,吃苦在前的楷模;教师没有甘于奉献的精神,很难在学生中留下爱岗敬业、勤奋刻苦的印象。三所中学的领导班子,教师团队无不具有以校为家、以教为乐的奉献精神。下班时间检查学生活动、学习情况的领导有之,教研组备课、辅导学生的老师有之。这些学校之所以在太原市六十多所中学中走出“子弟误人、误人子弟”的怪圈,逐步崛起,靠的就是学校领导、每个教师员工的奉献精神。
五、几点建议:
(一)努力促进素质教育的多方面发展:我校也应当改变仅靠文化课培养学生成才的观念,变单一目标为多维目标,多方面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各自特长,建立分类分层教学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成,以适应当前高考分类培养、分类招生的改革。
(二)积极营造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校园环境的优劣,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会使学生在“春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心灵得到净化,言行得到规范,品德得到提升。学校应在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认真细致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树立“细节不细,小节不小”的观念,化无形为有形,注重一点一滴的细节问题。除课堂、自习主阵地外,还要注意做好学生吃饭、睡觉、课余活动、心理辅导、家访等方面的工作。对有问题的同学,要深入细致地了解其家庭背景、思想动态、心理状况,设身处地的为学生分忧解难,让其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才能有效地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使之走上正确发展的道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反复抓,抓反复。各部门、教师之间、同学之间要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才可能有效地得到提升。设立家长监督员,对学生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及时提出意见或建议,促进学校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