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劲军
教师是知识的播种者,文明的传播者,也是灵魂的塑造者。教师的职业和地位,决定了教师的言谈举止必须成为社会行为的典范。为人师表就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期望与要求,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有学者说,教师作为园丁,不仅仅是浇水、施肥、修剪、培土,更重要的是播种。播种粗暴,收获野蛮;播种善良,收获文明;播种信心,收获希望。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重要的示范、引导、榜样的作用,同时学生对教师的反馈作用也是显而易见。你给学生一块冰,学生也许给你一个严冬;你给学生一束鲜花,学生也许会给你一个春天。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为人师表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教师在学生面前如何做到为人师表呢?
首先,教师要有“三爱”精神。
一、爱职业。育人是一项崇高、伟大的工程,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成名、成家都离不开教师的智慧与汗水。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文化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需要培养和造就无数高起点、高数量的劳动者,这就决定了必须在知识领域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为教师所从事的职业,虽然不是阳光底下最辉煌的职业,却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职责。既然在激烈的市场中选择了清贫、劳累的教师工作,就应该既来之,则安之,满腔热忱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育人中来,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把教书放在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高度来对待。教有目标,教有动力,教有干劲。在市场经济下,不少人表现的浮躁、急躁、一味的追求功名利禄,为钱而生,为钱而死,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严重的扭曲。而教师能够挺立在潮头,为世人树立精神典范,不失为一种奉献与光荣。也正是无数清贫无闻,身居斗室,在很多人看起来是四堵墙里的孩子王,才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文明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清贫与高尚并不矛盾,陋室与博大也不相悖,正是教师博大的胸怀,才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正是教师高尚的人格,才赢得了社会的肯定和尊重。爱自己的职业吧,就像爱自己的孩子,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相信在我们的平凡岗位上会作出不平凡的成绩。试想教师不爱岗敬业,见异思迁,好高骛远,学生又怎么会专心于学习呢?
二、爱学习。人与动物的显著区别在于智商的高低,而学习则是获得高智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因此学习是一个人的天职和使命,当你降临人世间的时候,便开始了漫长而繁重的学习。而作为教师,从事的是传播知识,点燃文明,发展社会的历史责任,学习则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而言,几十年的求学生涯,爬书山,闯书海,如今满腔知识,游刃有余,似乎现在学习不太重要,可以喘口气了。其实,我们面临的又是新的挑战,新的知识,新的学习内容,而且一旦跨入教师这个行列,就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如果靠吃老本或现蒸现卖,不仅知识落伍,思想落伍,跟不上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而且给学生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一个不爱读书、学习的教师,其自身素质再高,工作热情再大,如果不及时更新知识,跟新观念,更新教学方式、手段,绝不会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好教师。因此,仅仅满足于学校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仅仅满足于自己所任课程的专业知识也是不够的,必须广泛涉猎教育学、心理学、信息学等领域,虚心向学有所长、教有妙着的老教师请教,向同科目教师取长补短,细心备教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这样既使自己的教学胸有成竹、运用自如,同时又用自己好学的精神感染身边的每一个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进而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有好学之师,才有好学之生,教师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道理就在其中。
三、爱学生。学生如何做到尊重自己的老师呢?首先教师应该爱自己的学生,为学生树立爱的榜样。一个学校,没有学生无所谓教师,但没有教师也就无所谓学生。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失去了学生,其知识也失去了用武之地。现在乡下不少学校教师多、学生少的现象非常普遍,我校近年来生源数量、质量均有所变化,因此,我们关爱学校的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特别是对于学习困难、经济困难的同学,要给予及时的关爱与帮助,让他们思想上不掉队,知识上不落后,生活上不忧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批评是一定要掌握分寸、火候,不急不躁,不漫骂责备,不动手动脚,要给学生留足面子、搭好梯子、铺好台阶,积极提供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机会。懂得学生是上帝,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道理。在理解学生、同情学生、相信学生的基础上,形成堂上是师生,堂下是朋友的融洽师生关系,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从事多年教学工作的老师,朋友遍天下,其中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学生占了大多数,毕业多年的学生念念不忘自己的母校、老师,不正是老师当年给了学生深厚的爱,学生如今又深情地回报自己喜欢的老师吗?有言道:教师培养学生、学生同时能成就教师。言之有理、确确可信。
其次,教师要追求“三美”
一、人格美。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灵魂的塑造者。作为施教者,教师首先应该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真诚的情感。让学生能够在教师身上看到真、善、美,感受到正义的力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一定要说公道话、办公道事,使学生可亲可敬。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不少人的理想、信仰发生了危机,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理应给学生在做人方面作出榜样与示范。
二、形象美。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应该有自己的形象特征,言之有理、举止有度、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是心胸开阔的表现;说话客气、做事谨慎,是严谨求实的表现;吃苦耐劳、不怕失败,是意志坚强的表现;兢兢业业,踏实肯干是富有理想的表现;平等、民主,活泼、幽默,和蔼、慈祥,严肃、认真,凡此种种,教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道德品质修养,注意自身形象,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形象。
三、语言美。语言是教师教学中运用的最多最重要的工具、手段。语言美与不美,直接反映教师的素质,修养和文化水平。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言六月寒。教师的教学语言,生活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效果非常明显。一些教师与学生关系疏远,甚至紧张、对立,往往与批评时语言不当有关,如讽刺、挖苦、训斥、谩骂,不仅伤害了学生的心灵,而且有损教师自身的形象。反之,心平气和,态度诚恳,设身处地地去说,如春雨润物,如清风拂面,学生就会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语言,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而言之,为人师表是教师立足的基石,教师要让学生尊重、佩服,教师总得有优势、有特长、有感人的地方。或德才兼备、或以德感人、或以才服人,这样才不失一个为人师者的身份与职责!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