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旺
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学校的春天也同样是美好的。
宁武县高级中学,是全县学校的龙头,也是我县的最高学府。
这是一座洒满阳光的校园,一批批学子在这里茁壮成长;这是一艘奋进扬帆的航船,满载着莘莘学子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这是一片理想放飞的沃土,爱心和责任成就未来,改革和创新催生了活力,智慧和勤奋托起了希望……
宁武高级中学的历史是辉煌的。创建以来,先后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也为全县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业务骨干和各类技术能手。
宁武高中的前身是山西省立第五中学,简称省立五中,它是民国2年,也就是1913年,山西省教育司决定在全省范围内成立的七所中学之一。1937年日寇侵华时停办。当时的招生范围涉及到河曲、保德、偏关、平鲁、山阴等十余县,教师也是以外省外县人居多。1955年,经忻县专署批准,创建了宁武中学。1982年开始,宁武县人民政府在县城东面的原铁厂厂区筹建了新校, 1985年9月,原来的宁武中学迁入新校,改名为宁武二中。
1991年,宁武二中改名为宁武县高级中学。基本轨制为应届高中班8轨,往届高中班3至5轨,初中班两规,在校生约2000人。
宁武高级中学的发展轨迹也是曲折的。特别是九十年代末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私立学校兴起的挤压以及其它方方面面因素的制约,学校的发展可谓举步维艰。
2014年的春天,是宁武教育改革的又一个春天。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高中调研,适时地调整了高中的领导班子,并且从政策上,资金上,在财力物力人力上加大了对高中的扶持力度,为宁武高中教育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良好的局面,为振兴宁武高中教育迈出了重要的坚实的一步。
抓住机遇苦干实干彻底改变学校现状,迎接挑战凝心聚力努力打造一流名校。
学校新的领导班子上任以来,不等不靠,动作大,措施力,在短期内,全校上下步调一致,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学校风气为之大变。
为了真正做到让县委、政府放心,让宁武县的父老乡亲满意,学校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上狠下功夫。
学校首先掀起了“严肃校纪校规,整动校风教风学风,共建文明和谐校园”的热潮,全校上下目标明确,齐抓共管步调一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短期内,学校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发扬民主,群策群力,力求实效。学校领导潜下心来,深入学校的各个部门,从各个环节做了仔细认真的调查研究,先后召开了各科处室中层领导、班主任、教研组长、后勤人员、外出回归教师、各班学生代表等一系列征求意见和建议的民主生活会、座谈会、征求意见会、恳谈会,充分倾听来自学生的和一线教职工的声音,倾听兴校之言,收集兴校之策,筹划兴校之计。学校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学校学生工作无小事”的态度,及时调整了工作思路,及时解决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且制订了相应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二是完善制度,狠抓管理,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管理体制。学校取得县综治委的大力配合与支持,县公安部门派出40名民警分成20个小组,协助学校整治校园周边环境,达到综合治理,从外围上解除了师生的后顾之忧。
学校在教职工管理上,实行全校教职工签到制,全天候坐班动态查岗,上课全程监控,教师到岗、坐班状况良好,上课尽心尽力。
学校在狠抓教学常规与深化教学管理上下功夫,科任教师教态端正,精批细改蔚然成风,全校教师信心十足,人心思进。
在学生管理上,完善了各类管理制度和学生操行常规。每日由带班领导,班主任、政教干事组成的值日组对学生实行24小时陪护式管理,考核结果即时公布,奖惩兑现。学生违纪现象明显减少,一言一行明显进步。宿舍休息状况、宿舍卫生状况大为改观,学生中午、晚上能够按规定时段安静休息,按时起床,一静一动,劳逸结合,有如家的感觉。2014年5月8日,县委书记任宁虎到我校调研,他深入教室、宿舍、餐厅等处了解学校情况,并和师生一起进餐。2014年4月14日,县长王卓到我校调研,他深入一线和教师座谈,倾听教师的意见,解决学校的困难。
学校注重在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细节上下功夫。从一句“提示语”,到学生的生活起居、饮食卫生、饭菜质量等,学校都全程跟进,全程服务,全程管理,全校学生的精神面貌大变,学习风气逐渐浓厚。
三是从内到外,改变校貌,提升校园文化。学校更换了电动大门,喷涂了教学楼楼道、教室、办公组、学生宿舍楼、餐厅、校门等处墙壁、粉刷了水围,教学楼增设了大电子屏、教学楼楼道增设了宣传黑板,教学楼楼道钉挂了名人名言警句、字画等,各个角落订了温馨的提示语牌匾,校容校貌明显改观,文化气息明显凸现。
学校的中长期工作目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借助人事制度改革,核岗定编,优胜劣汰,高效运作,催生活力;二是对接名校,定点培养,名师引领,务求实效,快速提升学校软实力;三是严把招生质量关,宁缺毋滥,宁少毋散,从零起步,咬定青山,争取为宁武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共同振兴这座百年历史名校。
学校管理,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文化的构建和砥砺,充分发挥精神文化的正面导向功能、凝聚激励功能、约束规范功能,才能从根本上扬正气,聚人气,鼓士气,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如今,走进宁武高中,我们会感到神清气爽,清新自然。浓郁的文化气息让人处处感到生机盎然。
面对激烈的教育竞争,高中校长孟建青审时度势,决定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校园文化入手,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文化。
高中校长孟建青如是说:
想大,才能做大。站高,才能看远。高中有希望,整个宁武教育才有希望;有县委、政府做后盾,振兴宁武高中我们信心百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学校确立了“让每一位学生成才”的校训,激励全校师生永不言弃,积极进取。
教师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我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文化创建的首要工程。“三个真实”是我校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一是要有“真情实感”,真心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倾心投入,人格感召。
二是要有“真才实学”。学校从深化校本教研、加强教师业务督评,规范课堂教学、提高教师课堂效率,创新评价制度、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等方面加强教师业务督评。
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贾根福如是说: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文化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向教学要质量,提升学校的文化底蕴,这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我校有158名教职工。专任代课教师110名,全部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36人。省级教学能手4人。师资结构及质量属全县师资优等学校。近年来,宁武高中几十位教师参加省市课堂教学比赛均获得了各类奖项。
三是要“真抓实干”,细上加细,严上加严,脚踏实地,务求高效。
班主任、教师,早起晚归,无私奉献;备课组长以身作则,科学领航;全体教职员工,以校为家,兢兢业业。
省级教学能手、数学教师高金虎如是说:我们从事的事业,是塑造灵魂的事业,一如既往的追求,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
省级教学能手、物理教师唐富荣如是说:校兴我荣,校衰我耻。为宁武教育做贡献,我义不容辞。
教学骨干、数学教师郭秀红如是说:学校是我成长、成熟的大家庭,大熔炉。
省教学能手、政治教师王庆华如是说:教书育人,我慰我心。巧干、会干、更应该实干。
在教研教改上,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为帮助我校教师尽快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分批次组织校领导和一线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此外还通过一系列的讲座,观看教学视频等活动,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通过思想引领,强化教师的工作要求;通过行为规范,鼓励教师争做以身正人的道德表率;通过制度激励。切实消除教师工作“要我干”的弊端;通过业务强化,引导教师以高尚的道德品质感化学生,影响学生;以深厚的知识素养培养学生,教育学生。
服务学生是学校文化创建的根本出发点。“齐家之心治校,育子之心育人”,这是孟建青校长的治校信条。宁武高中的办学宗旨就是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解决学生的“吃”“住”“学”“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
后勤跟进,服务第一;餐厅环境优美,打水买饭井然有序;我校引进全国最大团餐连锁经营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饮食社会化保障龙头公司企业“千喜鹤集团”经营学生餐饮,零利润经营,让每一个学子既得到实惠。美味的饭菜让学生有如家的感觉。
主管政教、后勤的副校长王金龙如是说: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声誉。我校的后勤服务工作在“细、好”两个字上做文章。我们真心为每一位学生着想,力争做到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
学校无闲处,处处熏陶人。宁武高中立足学生这一主体,遵循“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文化建设思路,倡导无处不在、人人参与、奋发向上的文化渗透。
王卓县长第二次到高中调研时,发表了自己简短的想法和看法。他说,今天来了,看到学校的变化,感到高兴。宁武是资源大县,人才穷县。宁武今年的经济形势非常不好,财政负增长,但再穷也不能穷教育。我们一是要把握现实,看到有利的一面,那就是县委、政府非常支持高中教育。二是要顺应形势,抓住机遇,办出宁武高中教育的特色;三是高中要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学校要整体提升校园文化氛围。他当场拍板解决了高中急需解决的100万元经费问题,教师的笔记本电脑问题,下晚自习后路远教师打不到车的校车落实问题,为老师们免费体检问题,校园的高标准绿化问题,建设校园文化走廊问题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王卓县长说,我相信,宁武高中的春天来的可能晚一点,但一定会到来。
如今,县园林局对我校的高标准绿化已经启动,高中校园将成为最美丽的所在,最陶冶人的地方,最温馨的校园。
文化长廊丰富多彩,各种格言催人奋进,名人画像启迪智慧,唐诗宋词彰显底蕴。
校长寄语、班主任寄语,语重心长;班徽、班训、班规,各具特色。
班主任在学校管理中,起着最关键作用,特别是我校新班子成立以来,将班主任管理置于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制定了《班主任工作岗位责任制》《班主任工作考核实施方案》等,每天早操课间操都要考勤,并形成日登记,周小结,月公布考核结果的量化考核机制。从早晨六点到下晚自习查宿舍,班主任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这些做法,在全校班级间初步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有力地推动了校风建设。
政教主任兼班主任胡树林如是说:有爱才有教育。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我的天职。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我发展,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让校园内的每块墙壁都说话。宁武高中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所追求的,正是要让所有能“说话”的东西都能体现其内涵和个性,给学生以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向上的激励,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
学校以学生发展为主体,打造丰富多彩的活动文化。
在宁武高中,你可以嗅到诗词文赋的清香瑰丽,你可以听到歌声的宛转悠扬,你可以感受到文体活动的丰富多彩。学校定期组织的各类演讲会、举行汉字书写比赛、各类征文比赛,不断提高文化艺术活动的层次和品位。
如果把学校育人工作看做一条直线,那么,文化建设就是这条直线的起点,自主管理就是这条直线的终点。“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班干部主持的主题班会,主题鲜明,形式新颖。
班级自主管理、自我监督,详实清楚,一目了然。
晚自习,鸦雀无声,秩序井然。
高一272班学生吕红梅如是说:我们的学校变化很大,我现在学习信心十足。
高二267班学生余小莉如是说:我觉得我们的学校很美,每一个角落都赏心悦目,每一个角落都充满勃勃生机,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
高三262班学生徐晓霞如是说:我觉得在高中生活和学习有家一样的感觉,很紧张,也很温馨,很愉快,我喜欢高中。
人人创造环境,环境改造人人。学校文化的构建,创造了科学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了文明向上的优良校风的形成;反过来,良好校风的形成,又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似“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塑造着学生的心灵,推动学生全面、自由、自主、自觉地发展。
县委书记任宁虎第三次到我校调研时说,人心思变,人心思齐,人心思进,宁武教育是老百姓关注最多的事情,县委、政府全力支持高中的发展,高中也实行免费教育,让宁武在全国提前实行高中免费教育。作为龙头,高中必须发展起来,宁武的教育优势强劲,后劲充足。他当场表态,学校要什么政策给什么政策,有什么困难,解决什么困难。
宁武高级中学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被忻州市政府授予“集体三等功单位”,“忻州市绿色学校” 等几十项荣誉。
目前,宁武高级中学全体师生员工正以高昂的斗志,雄健的步伐,为创建和谐校园,打造一流名校,培育“一流英才”而努力奋斗。
![]() |
![]() |
![]() |
![]() |
![]() |